環頸雉


- 學名:Phasianus colchicus
- 地理分布:台灣特有亞種為第 II 級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。在中部清泉崗、嘉南、高屏及東部的山坡地和草地偶見。
- 特徵:雄鳥面部具有紅色裸皮,頭頂藍綠色帶褐色,有冠羽,頸部具有白環而得名。母鳥體色樸素,大致為淡褐色佈有斑紋。
- 補充:東華可能是全國唯一可以看到許多環頸雉在校園漫步的大學,他們喜歡在空曠的草地覓食,當遇到危險時會進入樹林中躲避,因此在學校內靠近樹林的草地都不難見到環頸雉的蹤跡,他的體型龐大、顏色鮮豔,加上校園內的個體對人類的戒心較低,非常容易觀察。每年春夏季,他們開始進入繁殖季,經常可以看到成對活動的環頸雉,許多環頸雉是行一夫多妻的配對,有些公鳥甚至會同時和三隻母鳥配對。公鳥的顏色鮮豔,尾羽細長,母鳥則相對較樸素。等到產卵後母鳥會因為孵蛋而減少其他活動,這時候學校的環頸雉就只有公鳥比較容易被發現了。